【第151回】 軸、中心、接点、支点
在合氣道上前進時,有的僅是「技與業」的磨練。自己所做的合氣道技法是否正確,有沒有合乎合氣道理法,真是難以自行判斷,合氣道的相對練習,對手會對自己所做的技法,做出反應,較易明白。再者對手也會在練習中針對技法的合理與否上有所追求,對合理的技法才會有所認同。正確的「技與業」自己也會覺得這樣才是對的,所以「技與業」對不對,先要由對手的認同與否判斷。
對手的認同是在,沒有不合理的、沒有沒必要的動作才有的,這才是展現「技與業」微妙之處。也就是說,合理、沒多餘動作的才是「技與業」,不修練是做不出來的,也不是用日常一般的力道所能做得到的。
合氣道的練習,是用技法使對手倒下,雖說練習的目的不在使對手倒下。但對手要是倒不下來,就是所做的技法仍屬無效、未成熟的。可以忘了對手不倒下的狀況,但如忘了練習的真正的目的,就會亂做技法,只要對手倒下就行。但這並不適合合氣道的理法,力量也因為不能全部使用出來,技法無效了,自己也無法認同。
合氣道的重點之一,對手倒下之前會有一定的過程,合於此過程的結果,對手才會倒得下來。這是合氣道與一般以勝負為目的武道、武術、運動有著最大的不同。不是要對手倒下就行了,要對手依正確的過程倒下,身體要微妙的動作才行。
對手因為技法,倒下或被控制,都需將力量集中在與對手接觸的接點上。合氣道來看這接點多在手部上,因此力道多集中到手部來。要是沒有像開祖一樣神力時,最大的力量來源為站立在地上的腳,而儲備、增大就靠腰腹了。腹腰的中心線由此邊的腳的軸心往另一邊腳的軸移動的時候,全部體重加上地面反彈回來的力量,是非常的大。再將此力量傳到手部就行了。
為了將力量傳到手上,手需與腹腰確實的結成一體,因此,手部隨時保持在身體的中心線上外,也不是手自己先動,而是腹協同後,手才能動作。其次,兩肩貫通身體也是重點之一。
手力量能由腹腰傳到手上,這才是有效率的,也才有增強力道的可能。因此,接點與支點的使用上要特別注意。力量集中在與對手接觸的接點上,才能拉動牽引對手,破壞其平衡。動作不合於這樣的道理時,接點會不對,對手可以與自己分離,力量散失,所以技法就無效了。為能順勢的做好接點動作,支點要先做出來。
因此,這種支點不能飄移,且要將此支點當成中心,使接點繞中心轉動。為此手動作要切實。特別是手指、手心要放柔軟,也不要有力道出來,這都是要練的。
為了做技法,要出最大的力道,為了有效率運用力道。腳的軸線、身體的中心、手或指部的支點、手腕或手心等接點都要結成一體,全體一同的連動是很重要的。
譯自:http://sasaki-aiki.com/article3_151.ph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