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做出自己的型

 

 

 

開祖當然不用說了,合氣道的先人、前輩都是熟練於技法。熟練來說,不止熟於拋飛、壓制這些技法。做立姿技法時,動向與姿勢、拋摔後或壓制後的體勢,做到沒有缺失、沒有多餘動作的完美程度。

 

 

 

合氣道是為武道,不是平常世界裏的事物,如用日常的想法或是身體的做法,這樣是練不純熟的。想要深入的練習時,日常生活的習慣與癖好、武道的想法或身體的應用上都需有所改變。不過,這點不是件容易的。幾十年下來所累積下來的習慣,其中有些是要保留的、或是割捨,甚至也有需要重新學習的。

 

 

 

嫺熟的使用合氣道技法,其中的一項必需有的要點是,「形(外觀)的做成」。從做技法之前,到技法完成後體勢間的身體架構。這裏所稱的型包含有,體態、外形、姿勢、動向等等。

 

 

 

初始時的型為做技法前的體勢。不論受到何種攻擊,都要儘早、確實的做出對應的體勢。開祖有「心成圓,體開三面」的說法(見相片)。捉到對手的中心線,專注在身體的應對,體勢為半身架構。單只是站立著或如同貓抓老鼠,正面面對對手,這樣下個動作會不容易做得出來,也不能對對手的攻擊做出適切的應對,自己要保持最容易動作的體勢,同時做出最安全與確實的型。

 

 

 

 

技法完成後的型,要將體勢完成。也會因為技法的不同,也有不同的做法,這點很重要,為削減對手反擊的企圖,需做出殘心,做出的體勢,以防被拋出的對手可能的反擊或防禦。(例如,呼吸法投出後,兩手伸出在腹部前面,見相片),總之,要保持隨時可以再做下個動作的體勢。

 

 

 

 

做技法時,如有亂七八糟的體勢或動作,技法絕不可能練到純熟的。技法要能純熟有效,是從型的有無決定。所謂的決定,就是不多不少,恰如其分的意思。這也是宇宙生成的既定法則。如能進附到這樣的型裏面,對手不會想要抵抗,反而會高興的配合技法倒下來。動向、動作也是,都是有從型的做成開始。開祖舉例說,「站在天的浮橋上」「十字」「△○□」等等。

 

 

 

我們為了使技法都能有所進步在每個階段都會練共同的型,先撞對手的中心(腹、丹田),再聯結。聯結後,聯結處即是與對手間的境界線,在這境界線上動作,以自己的腹部為圓的中心將對手帶進來。在單手抓四方摔或座技的呼吸法,這樣的理論比較容易理解,正面打一教、入身摔都是一樣的。

 

 

 

型,不只是在技法施做的時候要有,道場平時裏的舉動、運足、膝行、入身轉換,受身等等都要有型的概念。

 

 

 

型就像電子產品裏的回路一樣。有各式各樣的回路。禮,站坐,步行、膝行,入身、轉換等等,從初學者學的單純動作,進到像「能撞像沒撞」這種精密複雜的「業技」或技法的使用。練習是發現各種不同的回路,再啟動回路,再經過無數次的通電,使速度加快,性能提高。純熟指的就是有很多型的回路,且這些回路也都是性能優異的。

 

 

 

先創出自己的合氣道練習的型出來,合氣道裏所培養出來的型變成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動作就更完美了。所以要練的東西,還有很多

 

 

 

http://sasaki-aiki.com/article3_134.php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aku 的頭像
    kaku

    一個鼎三支腳,一個漢三個幫(劍道、合氣道、太極拳)的部落格

    ka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