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轉與反反轉的道理
合氣道技法中扳倒對手的要素有:技巧、力量、速度.與對手配合的節奏,也就是在各種因素的配合下,所得到的結果。除了這些之外,相信另有其要素。
要素其一為「反轉的原理」,合氣道是實實在在的技術,身法與氣的調和是從半身轉到半身,有三次或更多的變化。初學者多半會注意到單一的地方或是轉身不夠順暢。但是想法的轉換要比身法轉換更難一點。想法和身法的轉換流暢度關係著技法的練習會不會有進步。
以正面打入身摔來說,從半身面對著對手開始,先反轉進到對手的死角,再反轉扳倒對手,整個過程至少有三次的反轉。
反轉是在與對手接觸前必要的動作,這種反轉無限的增加時,就像地球或宇宙不斷的運轉中、說不定會有和大自然或神明化為一體的感覺。
譯自http://sasaki-aiki.com/article3_11.php
目前分類:上達への秘訣 (293)
- Apr 11 Mon 2011 15:27
合氣道進步的秘訣【第12回】反轉與反反轉的道理
- Apr 11 Mon 2011 11:35
合氣道進步的秘訣【第11回】輕鬆前必先辛苦過
輕鬆前必先辛苦過
人類多將思考放在使生活更輕鬆這方面,因此獲得科學發達、產業繁榮的結果。日常生活就不用多說,學業.事業上也朝著輕鬆的方向著手,大多數人們開始嘗試讓生活模式更加輕鬆。
修行的合氣道場也有這種趨勢。該往下放的不放、手指應有效壓住的不壓、腰應往下降低的卻把前彎當降低,該壓制住的技法,也在沒有有效壓制的情況下完成技法。想要輕鬆一點外,也想避免做自己學得不好的技法等等。
想輕鬆練習,型做不出來、技法也記不住,之後反而輕鬆不起來。想輕鬆練習的結果反而更辛苦。技法是經過正確無誤的做出型後,以後才能再輕鬆的施展出來。
登山時,與其找好走的路來走,不如直接前進要好。在避開落差大的、避開障礙物後,最好就直接前進較好。其他事物也是由基礎面處理。不能養成一開始就避開這些阻礙。山路來說,走在輕鬆路線上,是不用費心與費力的,這樣的結果只像是在娛樂一樣。當然,年長者或是沒有自信心的人,建議最好也走在最安全的線路上。
合氣道練習由基礎開始練起,是有點辛苦。但這是為日後的輕鬆做準備。。
―不要只想輕鬆。
先辛苦後才能有輕鬆。
要輕鬆,反而輕鬆不起來。
想輕鬆的話、反而更辛苦。―
譯自http://sasaki-aiki.com/article3_11.php
- Apr 08 Fri 2011 13:10
合氣道進步的秘訣【第10回】心有所繫的練習
心有所繫的練習
年輕的時候體力充沛,練習時不用點力的話,像對不起什麼一樣,所以容易拼命的想扳倒對方。也因為年輕的肌力、肺臟、心臟都強,體力容易使用下,練習時就會使出力量。相反的,年輕時如果不用這種先天的體力的話,體力不會增加,自然也不會成為練武的體格。
但是,一上了年紀,要再用這樣的體力來練習的話,就會有難度了。年長者有適合自己的精進方法。其中之一為“心有所繫的練習“。
“心有所繫的練習“不是完全不管自己的極限來硬撐的練習。
○過去與未來
○ 昨天與明天
○自己的人生觀
○社會或家庭
○世界觀
○宇宙觀
練習時以上這些都是屬於要心有所繫的項目。
“心有所繫的練習“來說,不只與自己修行過程或水準有關,同時與身為人類的修行過程或水準也有關,諸如知道那些事情非完成不可。想像10年後自己要達到理想是什麼,是以期待明天成果的心態下練習。另外,練合氣道技法時,也要當成這支技法是剛草創出來的武術、若不能與柔術技法相關聯時,這樣的練習方式或許是錯誤的。
技法會展現個人的生活觀。擁有更深的生活觀才能恰如其份的做出技法來。想做出好的技法,生活中的學習也很重要。二者是彼此相關的。
“心有所繫的練習“和社會、家庭有關聯的,我們要得到來自社會.家庭的正面評價。合氣道練習應當利用家庭、社會的影響力。
期待世界、人類、宇宙是和平、幸福、沒有戰爭、充滿愛的理想國。合氣道的練習若能與此相關,我們可以確信,對這個世界.人類.宇宙會多一些好處。
譯自http://sasaki-aiki.com/article3_10.php
- Apr 07 Thu 2011 11:53
合氣道進步的秘訣【第9回】手腳左右互換
手腳左右互換
在練習技法時,常會有不順暢的情形,如道友故意不動、或與對手離的太遠時,都會發生這樣的結果。
會有這樣的狀況疑是因多種的原因所產生的結果,因此要找出原因並思考對策的來做練習。
不能順暢的原因有,自己本身、對手、技法、場合等而有變化無窮的種類。要能解釋這些共同的原因,只能由合氣道練習的原理與原則來說明了。
原理與原則來說,其中之一為「手腳有規則的正確交替使用」,主動的手或腳為「陽」另一主控的手或腳則為「陰」,從陽到陰、從陰到陽,流暢的交替使用下,技法就較能施展出來。技法不能施作時,往往是由陽轉陰時仍是陽,即為「陽陰陽」作成「陽陽陽」…一類的。「使用正確規則」一言已蔽之,即為「順其自然」的動作,或再上動作配合呼吸。
技法不順暢的話,腳的使用方法,特別是重心的移動,由右、左、右或左、右、左,意識都不要太於強烈。當然重心腳和同側的手都是以「陽」來動作,手如不能自然的左右交換以「陰」「陽」使用下,要進步是很難的。
最好不要讓腳停在原地,腳停在原地的話,會只有手的動作,對手就易攻上來,自己就要辛苦費勁的出力了。
手腳有規則的交替使用看看吧。
譯自http://sasaki-aiki.com/article3_09.php
- Apr 07 Thu 2011 11:08
合氣道進步的秘訣【第8回】由失敗中出發
由失敗中出發
在練習技法中不能好好的做出技法,不只於因技法的難易、道友的不同、還沒學好等緣由,造成以力量扳到對方,同時以為這樣是正確的且不斷重複錯誤的練習。
做不好的原因為何?需要好好研究一下,把這樣的想法放在下次的練習中或自我練習時。想法或做法也要多與不同的道友練習外,更要多次重複的練習。
例如現在佐佐木老師的研究主要放在正面打一教上,經過10年無數次的試驗與錯誤嘗試下,也許仍無法有滿意的結果。但是問題的解決方式並非一定要由自己來做,觀察老師或別人練習時的動作、閱讀相關書籍.雜誌也可能會有您要的解答。重點不在問題的出現,而是當漠視問題時,在練習中是不會發現自己有問題的。
練習是要以發現自己的問題、同時思考對策、與練習後的結果三者為練習目的。同時感謝讓自己不能做出技法的道友,因為要重視失敗這件事。
譯自http://sasaki-aiki.com/article3_08.php
- Apr 07 Thu 2011 11:05
合氣道進步的秘訣【第7回】每天不間斷的自我練習
每天不間斷的自我練習
自己要能主動自行練習,自主練習的話,能更發揮自己的長處外也能減少不足的地方。這樣才能接近目標或理想,但會因每個人自己的練習項目或方法的不同而有所異外、同時也會因生活環境與練習比重、時間長短、練習內容不同產生不同的結果。
最好是每天都練習,木刀或杖的空揮、四方打踏(四股踏み)註1、 划船運動、體別(体さばき)註2運動、伏地挺身等,一種或每種都練習數次,也不要做得過多或過久。像揮木刀來說100次,數分鐘即可結束。這個量較合適。當然,10次也行、1次也好。重要的是持續。10年、20年後除了身體能有不錯的感覺外,也能看到其他好處。
註1:相撲開始前,兩足張開,手置膝上,抬左腳再放下,抬起右腳再放下,成半蹲的預備動作。
註2:施作技法前、中、後身體、手、腳等的相關身法、步法、手法的總稱。
詳細說明請參考
合氣道的基本技法 vs.實戰 (一)
人是有學習本能的,要學會一件事,是要經過多種程序的練習。如每天經過相同的操作、或由每次練習時所得出的靈感,或者到某種程度才會瞭解的要訣,重要的是要由自己來發掘。
被稱為名人、達人的人,都是由獨自不斷練習後所得的結果,大東流合氣柔術的已故佐川師範,在去世前仍每天不斷的獨自練習。雖說不明瞭其練習內容,但卻也告訴我們每天不斷練習的重要性。
譯自http://sasaki-aiki.com/article3_07.php
- Apr 07 Thu 2011 10:56
合氣道進步的秘訣【第6回】技法是由破壞對手的平衡開始
技法是由破壞對手的平衡開始
將不能破壞平衡的技法加諸於對手身上,仍不能稱為技法。施展讓對手姿勢穩定的技法的話,就是使用了手的力氣。對手的穩定,就能佔得優勢,因此造就對方攻擊的最佳姿勢。力量如有差異的話,是能用蠻力,扳倒對方,但是對手比自己更強或勢均力敵的情況下,就會產生互相的對抗。稽古中常發生的對抗的地方。
基本上要破壞平衡,就在接觸到對方的瞬間。接觸對方的手或身體、正面打或斜打時,打過來時,與對手碰觸的時候。如,對手摑過來時、為了破壞平衡,先要面對對方的中心線,並在不阻擋對方的手部前進速度,利用引力和對手連在一起。這個時間點來說,二人已成為一體,成為一人時,就能自由的動作了。
對手摑過來時,要和對手連成一體,是有一點難,正面打更是難以連成一體。這是因為兩者之間的接觸方向是成相反的。常識來說,這是互相的撞擊,結合的瞬間對手會順勢的彈開。但是正面打教在手部接觸的瞬間不但要與對手結合與破壞平衡。這並不是簡單容易的。腳前進的方向、手臂的的揮動,手腕的使用、重心腳的移動等等,都是微妙的要因。
其次,破壞對手平衡不是只有手腳、身體的移動而已 ,被稱為「假當」的當身技也能破壞平衡。這種假當能破壞對手的氣勢,破壞對方氣勢也屬重要的。以前的前輩會有七分當身與三分技法的說法,在稽古的時候,先破壞對方的氣勢、再破壞對方的身體架構。
{{註:當身技(あてみわざa-te-mi-wa-za)為攻擊對方要害的技法。}}
對手不平衡後,技法就容易施作了。失去平衡的對手就會成為自己的一部份,這就能照自己的意思來動作。合氣道是被稱為不需用力的,在對手沒有平衡後,是不用多少的力量。不過,在破壞平衡前仍需一點力量,同時也要鍛練出這種力度。
{{所謂「四兩破千斤,但至少要有四兩的力}}
譯自http://sasaki-aiki.com/article3_06.php
- Apr 07 Thu 2011 10:41
合氣道進步的秘訣【第5回】重要技法名稱為「反手摔」的反手是什麼?
重要技法名稱為「反手摔」的反手是什麼?
合氣道人稱有4000或8000支技法,但總沒有人能全數說出。開祖(kai-so)曾說:技法會無限的展現出來,照此說法,技法的量是非常的多的。
但,有名稱的技法在數量要少於技法的總數外。同樣的技法,在不同的時間常有不同的名稱。
這些數量極少的有名稱技法,只能粗略的說成基本技法了,但同時也是重要的技法,不會這些技法的話,應用技法、高等技法都是不能達到的。一~三教(第一教、第二教、第三教;壓手臂、反轉手腕、壓肘)、入身摔、四方摔、天地摔、反手摔這些。
這裏面,一教到三教並沒有將要點標示出來,而入身摔、四方摔、天地摔、反手摔這些名稱中標示著技法的要素在裏面。
其中「反手摔」在解釋上較會造成誤會,所以大家會比較注意這技法。((小手指的是前臂))
「反手摔」是手臂的返回技法。但指的是手臂的那裏返回、小手又是指那裏呢?沒有充分的暸解下,作出的技法動作是不會一樣的。
小手指的是手到前臂,不是手腕。多數會做成扭轉手腕,對手手腕只會痛但不會有破壞身體平衡結構,正確的反手摔是在不造成手腕疼痛的情況下慢慢破壞平衡的。當然,確切的腕與指的使用要如繩子一樣的旋扭手部(已故的有川師範)不這樣的話,就非反手摔,因此小手指的部位要從先瞭解這點開始。
想要作出技法的話,要從前人為何將這支技法稱為這樣的名稱思考起。
譯自http://sasaki-aiki.com/article3_05php
- Apr 07 Thu 2011 10:34
合氣道進步的秘訣【第4回】一天是由半夜開始的
一天是由半夜開始的
陰曆來說,每天是由日落開始的。這樣的話,每年就是由除夕當天的落日開始。
新生的事物都由“黑暗“中所誕生,正月的神明、天國的岩石入口、竹取物語的月神,這些都是、甚至人都要經10個月才到這世上。
夜是人類再生的時間。經過睡眠能使在白天所消耗的能源再回復過來。不止人類,如自然界的動植物、地球能源都需再生回來。所有的事物要再生的話,都需要夜晚。如果沒有夜晚的話,人類或動物就不會知道要休息了,行動的活力也不會再產生了。
夜是能源的再生外,同時是事物新的開始。
一般來說,好的構思或靈感常出現在剛睡或剛睡醒的時候。
冬天是為春天作準備的。人的世界分意識或無意識兩種。白天主要是由意識所技配、夜間就會進入到無意識的世界。夢或構思出現的時候都是在與在進入無意識時所發生的。沒有這樣的時間的話,人類的想象力就會枯渴。武道與無意識世界也容易有關連,也有活化這樣的動機。稽古並不是不停的做同樣動作,發現新的方法或原理這樣的啟示才是重要的,夜間入睡前或剛睡醒比較會有這樣的啟示出現。但也不能單靠這點功能,自己也要試驗一下,商業也是同樣的。
冥想、默禱可以說是白天裏作出夜晚的狀態、喚起無意識的力量。消減意識,無意識的力量就容易顯現出來,被稱之為動禪的合氣道稽古也是這樣,在無意識狀態下能稽古的話,就達完美境界。
人要存活下去,不是只有武道,也是要通過職業、技能等維生其本原則下的心得才行。心得是不同於知識上的理解,也有稱為真傳。一般來說人們多會有這樣的常識。專家或老一輩多會具有這樣被尊敬的知識。現今少了獲得這樣的知識的機會,且這樣的知識也非主流,也不能對社會機能有所影響。只是要有擁有這樣知識,是要用正確的方法。
夜晚是獲得新的啟示或構思、智慧重要的時間。
{{譯者試想作者申論的含意:休息在稽古也是重要的一項內容}}
譯自http://sasaki-aiki.com/article3_04.php
- Apr 07 Thu 2011 10:26
合氣道進步的秘訣【第3回】往王道前進
往王道前進
技法的使用,需往正確的王道前進。身體的扭轉、手的運用、沒有必要的步法,用力壓倒對手,這些都是不對的。這是何故呢?對手並不相信這是正確的技法,且不只頭部而已,身體或肌肉都會同時反抗,身體正確的使用下所作出的技法下,對手就算想反抗,也會因為身體的自然反應下產生配合動作。
王道的技法是沒有無效、且自然的技法。無效或無理的情況下能將力發揮到極致、與產生美感、對手的身體或心情也都能產生共鳴,最有說服力。最有真實感的技法來說,正面打一教就是這種技法了。
一般都會想以技法來施作。這樣的就會忘了基本或規則下,扭動身體、手部的來回揮動,只為放倒對方。將稽古的目的忘了,全放在讓對手倒下這裏。稽古的目的是讓對手舒舒服服的倒下才是王道。偏離王道的技法,不但對手和自己都不好(身體或精神上都會痛),這樣也會對社會有所妨害的。
商業行為也是王道之一。不是脫離商業行為,單獨行動就是王道,這對對手或社會都有不良的影響,且愈來愈多這樣的作法,是會造成困擾的。但純以利益為目的的稽古同樣是不對的,王道與商業行為結合下,是要有點利潤的。
稽古、商業行為與學校在王道之路上,以現今的角度看,都是愈來愈難推展,就算稽古只能在王道上只能些許進益,也要努力的。因此都要回歸到社會與商業行為的基本面,對社會或世界有一點點作用也好。
譯自http://sasaki-aiki.com/article3_03.php
- Apr 07 Thu 2011 00:09
合氣道進步的秘訣【第2回】上下左右顛倒的作法
上下左右顛倒的作法
技法不會進步的最大理由,通常是手腳用錯了方向。
例如,天地摔,多數人在"天"這側的手會上揚,在演武會時對手如果沒有反抗的話,是能做出這個技法......."地"側的手要下降多少需配合上舉"天"側的手。因為要上舉所以要先下伸。太在意上舉時,會造成為舉而舉。
再舉多數會做錯的例子,(1)二教後方的手法、(2)反手摔對手的手臂反轉、(3)入身摔讓對手倒下的手。
除此之外,還有座姿、伸展(手腕、關節運動、開腳)。呼吸的控制。手腳的使用,所謂的西式走法。要使用身體外側的反而使用內側。多數人連身體的內外側都分不清,甚至對此漠不關心. 技法的鍛練講的是「順」,順就是自然,自然的話,人就不會有意識感,相反的,不自然的技法或力量,對手就會反抗。做相反於自然的技法,再怎麼努力的稽古仍是不會圓熟的,反而愈練愈糟。
【注】
(1)二教手是看壓在對手的關節位置所決定的,光出力壓在對手身上,多半是不會有效果的。二教是要將對手的手腕和自己的胸或肩緊密的接在一起、拉進的力和接觸點的力量都要為零的。這種稱為陰陽或力量為零,在手法上比較會發揮出有強大破壞力的粘力出來。
(2)反手摔來說,大部份的人是一手反轉對手的手部,另一手壓靠過來。在做反手摔時要將力量集中在自己的拇指上來壓在對手手上。不往這個方向來做,是較不會有效果的。稽古時,就算是使用單手,也要能做得出來。同時反手摔是指的整個前臂,不是只扭轉手腕,要讓對手的手腕、前臂、肘成為直角,使用槓桿原理下,是不用太用力的。所謂:將對手的手和自己的請扭搓成一條線。
(3)想要讓對手倒下的話。手非要左右配合陰陽才有這樣的能力。特別是在對手要倒下時,主要的手在是在靠對手領子這邊,而不是壓在顎部這隻手。如果靠進領子這隻手鬆開的話,或是變弱一點,靠顎部這手就會橫向使用來背負對手了。
譯自http://sasaki-aiki.com/article3_02.php
- Mar 31 Thu 2011 09:55
合氣道進步的秘訣【第1回】為何老練不好?
為何老練不好?
就算是有段者,雖說練了多年後,技能仍未達到完美的控制對手,不僅如此,和以前相比,仍覺得沒有進步多少,或是根本沒有進步。不斷的稽古(註)但為何仍不能進步呢?有這樣想法的人是相當的多吧。
多數的人以為只要不斷的稽古就能進步、完美的制服對手。初學者確實是如此,高段者就不一定是這樣的,就是說要往「完美稽古」修行才行。
要到完美境界有多方面的條件的,首先「有稽古就會進步」這個錯覺要先拿掉。當然,不稽古不進步這是必要條件,但不是絕對必要條件。
其次,要有目標的稽古。目標有大有小,有遠程有近程,這會因人因時而不同。大的方面,在合氣道中求些什麼?小的方面,呼吸力的使用等等。例如:以使用呼吸力,不先瞭解什麼是呼吸力,就算不斷的稽古仍是沒有用的。
另外,完美的使用技法,有無限的原理原則, 這要一個一個充分明瞭是不行的。如,手足的陰陽交替使用、軀幹的平整使用、體表的使用、對手平衡破壞的技法使用,這些如有一種沒有完美的使用的話,就不是完美的技法。就算對手倒下,仍不算合呼合氣道技法的。
先立定目標,往這個目標,不心急的一步步前進,累積1年、10年之後,就會有所成就。
註:稽古(keiko)指的是練習或修業的意思
譯自http://sasaki-aiki.com/article3_01.php
- Mar 31 Thu 2011 09:51
合氣道論文集
已取得東京佐々木合気道研究所的佐々木老師的首肯,將為數近千篇的合氣道論文譯成中文。
首先是大家關心的,如何使自更進進階。(上達への秘訣)
其次:合氣道的思想與技法、關於合氣體的作法、年長者的合氣道,順序譯出。
譯文難免因譯者學識與合氣道功力的粗淺,而有所偏差。需閱原文,請另連到出處。同時歡迎提供不同譯法,讓合氣道同道都能有進步的論文可供參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