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法是由腳完成的。
合氣道是由外形動作來練習的。開始練習時,記得「基本技法」是非常的重要的事,用眼睛獲取指導老師所呈現出來的動作,用頭腦來記憶,之後再以身體展現出來技法的要點。開始的時候,雖說眼睛是睜開著,應該是會看到的技法,卻沒有殘留在頭腦內。重覆不斷這樣的練習,外型雖和指導老師的動作相似,自己也覺得學會合氣道的技法了,從外面來看,只是手的動作,下半身腳的步法卻無法做的出來。一般是腳不動,僅有手在做動作。
用頭腦指揮手做動作的呈現,腦與手密切的連繫著,所以用頭腦來想,用手做出技法動作,好像不會很難。但由於初學者先會先注意到手部,所以手部的動作會用得太過火了。
不過,如果是停在原處或胡亂的步法,同樣不是技法應有的動作。像腳不動的停在原地時,上半身,就會只用到手臂的力量。不會有太大的力量被應用出來,有要效的使用自己體重,步法是很重要的。
如同前述,一般會重在手部動作而輕乎了腳的動作,腳,也就是下半身,和手或頭的動作不同,是以感覺來運動的。手法或手的使用上所要注意的地方,誰都能很快的調整過來,同時也能正確運用。腳的使用方法或注意要點卻是不易被做得出來的。腳的使用或步法不是靠教就能學會的,要由自己慢慢體驗出來的,因此要由自己的感覺中磨練出來,這樣的感覺只能由步法的修練中得到,只在道館裏的練習卻是不易修練出來的,走在路上的步法也要像練習中的步法一樣,或體驗走在山路時腳的感覺。這樣以才能磨練出來。不認為步法是有困難度的人,也就不會知道其重要性,就更不會知道步法在武道上的重要性了。
手與腹(身體)如沒有連成一體化的運動時,這樣的技法是沒有效果的。其次,足與腹、腰(身體)沒有確實成為一體作時,也無法有效的扳倒對手。手、腳各自行動,技法自然沒有效果。這是有難度的,就算手與腹有連結,但腳與腹、腰卻沒有連結一起。只有腳前進,身體停留在原處。腳要常保持收在腹下,但是腳離開身體太遠,使腳與腹、腰被分開了,由地底傳達的力量不能傳達到身體上面來。或是腳只有向前走,造成膝、腰的疼痛。
腳與身體結成一體時,腳與手也要同時結成一體。這點是有相當的難度的。問題要一個一個的解決,除了結成一體外,沒有其他的方法,這些不是由教就能學會的,要靠自己感覺體會。
手與腳能連成一體使用時,就能將手做的動作轉移到腳的步法去完成。合氣道技法的重要法則之一為「接點不動」。通常這個接點會是位在手部,這時這個接觸點不動,手不動要扳倒對手,只能靠腳的使用了。腳的步法以重心的轉移為主。這就是技法由腳完成的說法。
我們常說名人或達人是用腳來呼吸、腳上有長眼。由這點就知道腳的重要性,做合氣道的技法時,不是用手做、反而是用腳完成技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