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與業
合氣道的練習法是從不斷的練合氣道技法外形動作開始。特別是一教~四教、四方摔、入身摔、反手摔、迴轉摔,等數種攻擊法與其連續組合動作的練習。例如,一教就有正、逆半身單手抓一教、雙手雙手抓一教、雙手單手抓一教、正面打一教、側面打一教、前打一教、後方雙手抓一教、後方單手勒頸一教、後方雙肩抓一教、胸抓一教、胸抓正(側)面打一教,加上以上技法的座姿、半立座姿等等。更加上這些技法的前後方技法、左右兩邊技法,一開始就要記得這麼多的技法,是有點棘手,不過以依樣畫葫蘆作技法,是不會太難的,多一半的人都能練習得出來。
不過呢,這樣的技法有沒有效果,就要另當別論了。有效的技法,指的先是對手有一定程度的抵抗下,仍能扳倒、控制對手。再來就是,做技法的瞬間與對手連結成一體,對手也能自由的活動。在此時做技法,對手不只不會抵抗,如能做到「此時對手的身心會放棄對抗,同時願意配合動作」(合氣真髓)這樣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了。
做成有效的技法,其困難度會有各式各樣的理由,概略的說,應屬技與業沒有正確的配合成功。「技」在英譯中為TECHNIQUE,偏技術層面。就是,攻擊對手,使之倒下的技術而言。以外形技術而言,不能做成自己流,要照前人創造、傳承下來的技法施做。這裏所說的「練習」(「稽古」指是回顧以前的做法)就指的是這個。因為合氣道是開祖配合宇宙動向所創立,這種形如果被破壞了,就是違反了宇宙法則,不自然是會破壞身體,造成損壞的。
「技」法能純熟的使用,先要從創造出這支技法的基礎開始。合氣道的技法多半是以手來應用,重要的技巧也放在手部上。但光靠手卻不能做得出純熟的技法,成為不太有效的技法。因此做技法的手要配合特別的動作或運動。這個配合稱為「業」。「業」以字源來說,是「撥動或操作鐘形樂器,外形如齒狀的大塊板狀物。引申工作上必要的成功要素或要點,以「業」稱之。」(據標準漢和辭典)。在此可以說:促成一定目的或意圖的措施。或這些相關的行為、行動、措施等(「廣辭苑」)。英文則是move,task,work這個含意。
以業來說,例如,同側手腳同時連動的應用,手腳分陰陽的使用,手與腹、腰結成一體使用,貫通肩部使用,立如天橋一樣(指在呼吸力養成法與對手連成一體,不用蠻力的帶動對手失去平衡)、與成十字的做技法,技法不會有限制的,反而是千變萬化的。
「技」想要能純熟的做得出來,「業」一定要會做得出來才行。換句話說,業有多少程度,技就只有相同的程度。合氣道有呼吸法的練習法。雙手單手抓的呼吸法或座技呼吸法。這並不是技法,但對業的練習而言,是很重要的學習與磨練。有川定輝師範常說:呼吸法要相當程度才能做得出技法」這個意思是說呼吸雖不是技法,但呼吸法卻是在練習時純熟技法中的一個要件。即是呼吸法是「業」往上精進的練習法之一。
參考文獻:
廣辭苑
標準漢和辭典
譯自http://sasaki-aiki.com/article3_118.ph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