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理論與實踐

 

 

 

做任何事情都是要合於一個理字,不然這就沒有意義。合氣道也是一樣。不是光只要扳倒、壓制對手就行了。不合於理字時,對手就算倒下來,也會不服氣,自己也不會有滿足於技法的施作。

 

 

 

反過來說,理是完美的,不過在練習的時候對手完全不動如山,這是因為沒有完全合乎於理。理論沒錯,只是不太完全於理的要求,或是水準還末到達理論的要求。

 

 

 

合氣道精彩的一點,就在自己能施作的同時,將之理論化,能理論中實踐出來。理論原本是要由自己來研究出來,但初始時可先從先人所建築出的理論學習。再以此為基礎,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成果。再將成果交付與後學繼承。例如,技法有無效果在於「業技」有無成為十字,這是先人所創的理論。自己如有相同的認知時,自己可以實際的操作看看。在相對練習時試用十字的理論操作,要是這理論是正確的時候。之後就不斷的重覆練習,技法需都能從成十字開始提高水準。

 

 

 

反之,「業技」要是不能將十字練得好,這是因為還沒有注意到這個層面,就算實踐了,理論化卻沒有十分的完成。還未理論化前,有十字的「業技」仍是做得出來,只是其他技法普遍是做不出來,也不能傳導些什麼給後輩們。

 

 

 

光只有理論,技法做不出來,也沒有什麼意義,實踐後不能理論化也是個問題。理論與實踐都是純熟前不可或缺的事情。

 

  

 

自己發現的宇宙法則,是不是正確,將這些放在自己所做的「業技」之中實踐。正確的話,「業技」自然有效。「業技」有效的實踐出來時,即會與宇宙法則與運作一致。

 

 

 

想要在合氣道有所純熟時,要有能力說明所做技法的理在那裏,這裏所說的,理論在實踐中完成。

 

盲目的練習,這也只是理論中的一種,但這僅是單面的技法。儘可能使練習是由理論與實踐合為一體的練習。

 

 

 

譯自http://sasaki-aiki.com/article3_123.php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aku 的頭像
    kaku

    一個鼎三支腳,一個漢三個幫(劍道、合氣道、太極拳)的部落格

    ka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