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合氣道進步的秘訣【第256回】  陰陽轉換

 

 

合氣道是不能爭的,這點不容易做得到。合氣道又是兩人一組磨練技法,受方與取方要是用力氣練習,這成為爭的始點。保留力氣雖是不爭,但也不是真正的稽古。

 

 

合氣道裏的爭,以小小爭的角度來看,往深入一點的角度來看,「碰撞」也是爭的一種。這樣的話,合氣道技法也不能有碰撞,不過難有不碰撞的技法。因為合氣道技法先用氣(){想法}來與對手接觸,因此碰撞是難免的。經由與對手接觸點的體與氣就要能控制對手,否則對手就會逃開,技法就無效了。也即是說合氣道技法是從即將碰撞前的初始點就開始了,有點矛盾,所以難度就在這裏的。

 

 

合氣道技法是尊循宇宙法則的,順著法則就不會有抗爭。宇宙要創造出來的、生成化育出來的,這都是自然現像,不會有爭,只是教給我們這都是以愛為基本。

 

 

宇宙不爭,萬物不爭所以有其法則。這種宇宙法則的形成,也是合氣道技法的法則,技法或身體都需要尊循這樣的法則應用。

 

 

做技法,與對手相撞擊,多半是取方的問題。最大的原因是,不能上舉的手,上舉了、不能動的部位,移動了。

 

 

合氣道技法,在宇宙法則來看,要合於宇宙法則裏的陰陽。以工作來看,陽就是工作中,陰就可視為沒有工作或是沉潛等待下一個工作的時期。作技法來看與對手接觸的手就是陽、重心在作技法側的腳,也稱為陽。

 

 

如同,正面打入身摔,正面打與對手接觸的手稱為陽,下面的腳也是陽。之後的動作就是入身轉換,但如用陽的手,再直接入身時,會壓到對方的手,對手會有不愉快的感覺,就會產生反抗。陽上加陽,就成為陽陽了,宇宙是陰陽為原則的,違反了陰陽規則時,就是紛爭的開端。

 

 

陽在動作時,陰要待機才行。同樣在待機時陰側的手,要作出陽的動作。陰側的力量蓄到十分的力量時,入身就能平順動作,且可輕易的入身進到對手的腰腹側。轉換也是能自然的進到對手的中心裏。

 

 

這種陰手轉換成陽手過程,是在另側的陽手轉陰手時,陰裏等待的陰手、轉換成陽手的同時將對手的手往下切動,也就是說手的應用是分陰陽的。故有川師範常用「火車噗-噗」的手勢說明。

譯者按:文字要作動作說明,是困難的。但可以想像蒸氣火車車輪的啟動,當第一聲的噗聲,連桿往前推,帶動車輪,第二聲噗聲發聲前,力量放掉,隨慣性車身往前、連桿往後。第二聲噗聲再將連桿往前帶動車輪。如此連桿持續的前後帶動車輪、車身,火車就能行駛出來了。

 

 

再來,腳也是有陰陽之分的。容易抗爭的技法以二教後方(轉前臂)最常見。這裏是陽陽的抗爭的最多。前面為陽的腳,將力量灌了進去,發生碰撞時,是做不成技法。在後面等待的腳,以陰轉成陽(重心),相信技法會作得很好。

 

 

腳也是要分陰陽才行,但人們的手腳常常是陽陽的的應用。以腳的陰陽來看,腳要像走路一樣,分左右交互的配合行動才行。

 

 

陰,是能量的儲存。陽,是能量的使用,而進一步的動作是困難的。以四季來看,冬天是儲蓄能量的時期。簇立寒冬中的櫻花樹,這時是無花也無葉的,比起春夏時期的枝葉繁茂,這時卻是紮實與茁壯的,所有的能量都是為了春天開花的準備。

 

 

陽,不是一直不變或是以陽來使用,心裏隨時記得要由陰轉為陽的過程。這種約會通過陰陽來做技法,就是身上應用著宇宙法則,因此會感到宇宙法則在應用時的感覺。

 

譯自http://sasaki-aiki.com/article3_256.php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aku 的頭像
    kaku

    一個鼎三支腳,一個漢三個幫(劍道、合氣道、太極拳)的部落格

    ka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